呼~~~

好不容易做完的報告..

終於於2009/07/09圓滿結束!!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親職教育報告 - 未來展望問題

隔代教養


作者 : 莊郁如 林冠妤 潘春霖 歐孟佳

指導老師 : 曾資蓉


一、前言

  隨著現今社會快速變遷的影響,造成單親家庭成長。除此之外,也造成隔代教養家庭形態的成形。

  在傳統社會中,父母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第一個學習的對象。隨著社會快速變遷,家庭功能、角色結構及互動關係的轉變,促使雙薪家庭、單親家庭日益增加,父母便將子女托給祖父母來教養,取代了本應由父母擔任的教育角色。

  隔代教養雖然會造成社會化各種層面出現結構性的改變,但為了瞭解,在接受外力資源與相關社會福利的協助之下,也能夠發揮並接近正常家庭關係的角色功能,以肩負起家庭的社會化功能,健全教養下一代的身心發展。

  本報告要探討隔代教養所面臨的處境,從成因、型態等環境因素,釐清相關的困境與需求。再簡單從報章雜誌等相關現況中,進行瞭解與分析,說明隔代教養議題對社會的影響與衝擊。


二、定義

  在討論此議題前,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何謂隔代教養的定義?(外)祖父母與孫子女所組成的家庭,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,就是所稱的「隔代教養」。

  不過,隔代教養並沒有明顯的界定標準,基本上為單親未成年子女與隔代直系親屬所組成的家庭而定義。為了更加瞭解隔代教養所面臨的問題之前,再更進一步分別其隔代教養家庭的類型,以便整合社會遭遇與資源上的分配,進行分析與評估。


三、教育方式

  隔代教養的教育方式,與祖父母的教育程度、職業或環境有關。以教育程度來看,若是二、三○年代的祖父母所扶養之孫子女而言,一般來說,他們的教育程度並不高,對於小孩的教養方式常有放任不管的情形發生。另一方面,也有可能因年齡上的差距,而導致無法管教,造成小孩的偏差行為。到了四、五○年代的祖父母,其教育程度會有些提升,但是對於扶養小孩會有兩極化的現象產生。一方面若是獨生子女的話,因為疼愛小孩,常會有溺愛的情形發生。另一方面在雙薪家庭裡,則可能因父母親皆需要工作,而把小孩託付給祖父母扶養,但若祖父母也同樣需要工作時,則會轉而將小孩教養問題,全都轉移至學校老師或安親班的責任。因此隔代教養近年來,引發了社會的關注,但隔代教養出的都一定是有問題的孩子嗎?值得我們好好思索!


四、報導


(一)   燒孫案》盛怒潑油燒孫 阿嬤判賠200多萬



【聯合報╱記者游明煌/基隆市報導】

    2009.04.19


  台北縣陳姓女國中生晚歸遭阿嬤斥責後頂嘴,阿嬤一氣之下朝她身上潑油縱火,事隔近兩年,陳女上半身仍滿是疤痕,雙手不能彎曲;案經陳女生母起訴求償,基隆地方法院日前判決阿嬤應賠償兩百餘萬元。

  此案發生在前年六月。刑事部分,六十多歲的阿嬤被依殺人未遂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,目前上訴二審中;民事部分,陳姓少女的生母提出四百餘萬元損害賠償請求。

  陳女的父母在案發前已離婚六年多,她隨父親同住;因父親在外地工作,較少回家,陳女主要由同住的阿公及阿嬤照顧。阿公從事板模工,收入不多。

  判決書指出,前年六月十四日,陳姓少女參加國小學弟妹畢業典禮後,又與同學唱卡拉OK,直到晚間十一點多才返家。

  當時阿嬤躺在沙發上等孫女陳姓少女回家,見陳女回來即念了幾句,未料遭頂嘴;阿嬤一時氣憤難消,趁孫女在浴室盥洗時,拿起放在門邊去汙漬用的汽油瓶朝她身上潑,再引燃打火機作勢點火。陳女一時心驚往外衝,撞到阿嬤的打火機引燃,造成陳女上半身三度灼傷,灼傷面積百分之卅。

  陳母主張,女兒住院六十九天期間,她一直守候身邊照料,女兒灼傷嚴重,救治期間開刀四次才免於一死,還進行植皮;女兒每天忍受的痛楚非常人能忍受,傷口癒合後仍不時發癢。

  陳母指女兒左手因傷疤不能伸直,右手不能彎曲也不能舉高,必須長期復健及美容治療,短袖衣服也不能穿,身心都很痛苦。

  阿嬤則辯稱,她出於關心問孫女為何晚回家,但孫女頂嘴說「我只是較晚回來,又不是在外面過夜!」惹她生氣。她照顧孫女多年,很是疼愛,曾經躺在沙發上等到感冒,但孫女常常晚回家,她擔心孫女交壞朋友被欺負,才會念她。

  阿嬤說,拿打火機只是作勢嚇孫女,並非要燒她,她很後悔。

  法官審理認為,阿嬤造成孫女身心重大創傷,審酌阿嬤沒有收入,年紀也大,精神撫慰金以兩百萬元為宜,其他三萬七千五百元則是住院期間的醫療、看護等費用,合計兩百零三萬七千五百元。



1.    討論結果:

(1) 管教問題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嬤管教過失。一方面指因來自世代間的差異,以及祖父母  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與孩子父母常處在不同的環境下,所造成管教態度與技巧差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異問題。另一方面則認為祖父母之管教態度與技巧較不理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,容易導致管教不當的情形。

(2) 情緒管理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嬤情緒管理不佳。孫子女從原本跟爸媽在一起的核心小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庭變成和祖父母在一起的隔代家庭,會覺得自己被拋棄、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背叛,因而在情緒上感到失落、拒絕、憤怒與害怕,故較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與祖父母建立較良好的關係,因此會感到沮喪、氣餒,當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要為了孫子女接受祖父母的關愛,與祖父母建立較佳的關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係,為了避免祖父母失望而努力上進。祖父母則因孫子女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當行為而擔心,造成情緒失控,釀成不好結局。

(3) 心理問題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父母缺少關心子女。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個體,不論是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母或祖父母教養,皆會受到周遭環境及照顧者的影響,而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展出不同的個性。透過隔代教養,祖父母和孫子女間的感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互動應適當,父母也應適時關心子女。

(4) 溝通問題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沒有適當的溝通。祖輩與孫子女的生長年代差距,造成生活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社會環境不同,彼此的語言、肢體動作溝通的解讀上可能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會有問題,而導致口角生成。


2.    整合問題

  這就是當今常見狀況,在台灣更是普遍,所衍生出之問題很多!父母能陪伴在子女身邊是最好的,若不得已必須將子女委託於祖父母照顧時,也是要取得最佳之平衡點,並提供子女最好的適應,都是需要些適當的方法。

  人,隨著時間會有不一樣之改變。許多當了祖父母之人,多只想疼孫子女,而不管教。再加上老人活動力下降,面臨孫子女無理取鬧行為,常淪為「乖孩子有糖吃」。不僅管教過於放縱,和一般父母所期待的教養,更是不一樣的。此外,祖父母與父母間之價值觀,畢竟會有所不同。面對管教態度之意見、想法、態度、技巧,也會有相異情形。若沒有適當的溝通、互動,是非常容易造成彼此衝突、爭執。



(二) 水蜜桃阿嬤




  一位阿嬤帶著兒子、媳婦雙雙自殺留下來的四個孩子為故事主軸,記錄著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。孩子想父母,阿嬤想兒子,但是日子還是要過,家裏的洗衣機一整天不能休息,阿嬤也是一樣無法休息。

  自殺這個社會問題,是該值得好好探討,什麼原因非自殺不可?自殺後造成的社會和家庭傷害有多大?四十萬的卡債走上自殺之路,留下老人小孩面對生死的震撼打擊又何嘗比逝去的人好受!

  阿嬤堅強熱情,他把愛兒子的心情,全部轉移到孫子身上。小豹把阿嬤當媽媽看,因為都是阿嬤在幫他打理一切,雖然媽媽走了,好想媽媽,但是阿嬤可以讓他暫時還有一絲絲在媽媽身旁的溫暖!

  小藍一直想自己是個男孩,因為男孩才能保護一家人,被強迫快速堅強長大的孩子,他沒有選擇逃避,他選擇了一個堅強的角色來扮演這個家庭中的一份子,在弱小的心靈下,他要披著一張堅硬的盔甲,好無奈又讓人心疼!

  親人的逝去,在這麼小的小孩身上,其實是很苦的,小豹用毫不在意來面對,小涵不再愛說話,小藍要當男人扛起家計,為了讓自己好過點,孩子身上有一種求生本能, 為了保護自己。

不過,這一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,台灣許多地方有著和阿嬤家一樣處境的家庭,正等待援助關心中。


1. 討論結果:

(1) 自殺問題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生命就像是山中的一陣霧,任誰也看不清楚它的全貌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與死的交錯與掙扎,不斷在這部紀錄片裡上演,死去的人悲傷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活著的人更悲傷。死去的人以為是種解脫,活著人卻陷入一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緒糾葛的桎梏當中,每一步都走的艱辛,也讓我們深刻體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自殺」這件事情,對於「活著的人」更是一種無情的折磨。阿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嬤看似堅強,其實她不得不堅強,不然她不知道怎樣將她的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子女帶大。她的無奈,從她談到自從她兒子與媳婦過世後,她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再也不知道「娛樂」,兒子、媳婦認為自殺就能解決問題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造成阿嬤須為留下來的孫子女負責、承擔。在她的生命裡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必須不斷與「自殺」這兩個字在生活中拔河,企圖找到一個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衡。

(2) 優點:

<1> 協助照顧孫子女,能給予孫子女較多的安全感:
 
  對於年紀幼小的孩子們來說,父母雙亡是一種很嚴重的打擊,而阿嬤願意犧牲奉獻,協助照顧孫子女成長,不但成為了孩子們的靠山,也成了像孩子們渴求的媽媽!

<2> 祖父母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孫子女:
 
  對於隔代教養,祖父母與孫子女最重要的就是互動!與孫子女的互動會有不少難忘的回憶,不僅在他們成長的過程裡,時時刻刻皆有驚喜。像是講些窩心的話和表達親暱的舉動,陪伴孫子女生活上的瑣事。一方面增進祖孫情誼,另一方面可以讓生活更充實。

<3> 祖父母較有耐心,孫子女能學到很多東西:
 
  由於祖孫年齡差距頗大,自然有不少落差,祖父母較不易傳遞觀念、教導孫兒,語言也是有很大的不同。不過,透過水蜜桃阿嬤的耐心,孫子女不僅學到勇敢堅強的面對,甚至有企圖為全家保衛的舉動,令人佩服!
 
  2. 整合問題

  此故事雖會覺得水蜜桃阿嬤很辛苦,但透過阿嬤的堅強、勇敢,不但可以解除孤寂,也可以從孩子的成長中重獲生命力,還可以老有所爲,發揮餘熱。另外,與孫子女玩耍、相處的天倫之樂,對幫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態大有裨益!
  因為此故事主要以自殺問題來引導,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或許生理的疾病可用藥物來預防,但是心理的疾病卻是需要「教育」與「心理建設」來關照。這是一個「不簡單的任務」,只期盼大家能用更正向的思考面對這個殘酷的生命議題,讓我們能向阿嬤學習,學習她堅強與勇敢地面對生命與生活,也讓社會能更敏感地關注身邊周遭的每一個親友,讓「自殺」不輕易蔓延,大家更珍惜生命中的一切!

五、心得

(
一) 冠妤:

 《燒孫案》在這篇新聞中,看到了 '愛之深,責之切' 的親情,雖然阿罵不是故意要燒孫女的。反觀另一篇《水蜜桃阿嬤》,我想阿罵都是關心還有疼愛自己的孫子女的,只是這兩篇故事的主角發生的狀況不一樣。

自殺這個社會問題,是該值得好好探討,什麼原因非自殺不可?自殺後造成的社會和家庭傷害有多大?他們貼心的藏起相本不給阿嬤看,因為阿嬤會哭,會難過。親人的逝去,在這麼小的小孩身上,其實是很苦的,就算是經過社會歷練的成人們來說,何嚐不也是一種椎心刺骨的痛呢?我想,在她們內心深處,應該是藏著更多的秘密吧!


(
二) 郁如:
 
    
透過這次報告,我發現,當我們面臨無可避免的隔代教養時,應該在這之間取得較佳的平衡點,以孩子的最大利益為考量,提供孩子幸福而理想的成長環境,這是父母與祖父母可以共同攜手創造的。正因為隔代教養對兒童而言,其日常生活的照護、養育者不是自已的父母親,而是祖父母,故對兒童的影響是必須重視的!對於此2篇故事,我們可以發現隔代教養所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,主要在於是否用對方法去教養孩子們。並且對於隔代教養的孩童,我認為除了親友給予的親情與關愛,即使是左鄰右舍,如果也能適時伸出援助的雙手,孩子們當能更有信心的迎向學習及成長的道路。


(三) 孟佳:

  藉由這次的報告,我覺得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是一件很幸福也很重要的。因為一個美好的家庭。家人之間可以互相關心、互相加油打氣、給予支持。然而,一個破碎的家庭,家人之間都忙著做自己的工作,因此家人之間的關係就疏遠了。而且破碎的家庭,對孩子來說也是一件很不好的事,因為他缺少了父親或母親的關心,而有一些不良的行為。有些人也回從隔代教養里獲取他無法得到的愛,雖然它可以得到它想要的愛,但終究不是最真實的,他只是一個替代品。所以我們要用愛的方法去關心別人

 

(四) 春霖:

  記得以前小時候媽媽和爸爸的管教方式很不同,媽媽是火大了就先踹一腳,之後才開始罵;爸爸是會先讓我們了解了自己做錯了什麼再處罰我們。兩個不同的管教方式,媽媽的管教方式總是讓我覺得被打的莫名其妙,久了也就什麼事都不會和媽媽討論。兩篇報導同樣都是單親家庭,也都同樣是隔代教養,但是因為親子間互動方式的不同,造成孩子對待家長的方式也不同。管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,好的和壞的管教方式會造成以後孩子不同的人格和觀念,所以孩子從小的教育方式很重要。

      自殺對很多正在被問題困擾的人來說,在巨大的壓力和不知怎麼解決的問題中,或許很多人都會想到用自殺來解決,也有人說是解脫,但我認為那叫做不負責任,也是一種逃避的表現,在自殺後,往往都留下了多少問題需要別人幫忙代為解決?真的自殺了就解脫了嗎?或許今天有人會說我們沒面臨到相同的問題,但相同的問題在不同人身上發生會有不同的結果,這也是因為不同人用了不同的方法,所以冷靜換個角度想,會有更好的結果。


六、結論

    隔代教養是社會變遷以及都市化之下的產物,如雙薪家庭的增加和離婚、遺棄、未婚懷孕等社會文化的壓力以及失業、父母被監禁其他個人因素,祖父母於是成為替代父母角色的首要人選。

實施隔代教養應考慮的因素:考量祖父母身心及意願;祖父母不會溺愛孫子女;祖父母能給孫子女足夠的文化刺激;祖父母的體力能夠負擔;祖父母的管教方式能夠適宜。

假若以上條件若能配合,在父母與祖父母間取得共識後,才能將子女由祖父母教養,以免造成日後孩子成長的問題,或兩代間的不愉快。而父母在隔代教養的過程中,仍須留意以下幾點:父母的愛是他人無法取代的,對孩子應更加留意、關心;多抽空陪孩子,並參與他(她)的活動;和祖父母溝通好管教子女的方法;和孩子的老師保持良好而密切的聯繫;提供正確的教養資訊給祖父母;祖父母未能協助孩子課業的部分,委由他人安親班或其他親人幫忙。

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;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。這個道理每個做父母都知道,可是面臨多重角色的抉擇時,似乎忘了它的存在,不管社會如何變遷、家庭結構是如何的改變,我們在面臨所不能避免須隔代教養時,父母的責任不可因此而豁免,在此隔代教養家庭之中如何取得較佳的平衡點,乃是値得我們正視的問題。


七、文獻參考

¢  燒孫案新聞

 http://www.udn.com/2009/4/19/NEWS/NATIONAL/NATS6/4856170.shtml
 http://www.udn.com/2009/4/19/NEWS/NATIONAL/NATS6/4856169.shtml\

¢  水蜜桃阿嬤

   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6ZX69aXxcY

 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 

 

 

 

艾珥緋 Rubie Elffie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b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